母校记忆——临时教师
2024-11-05云南民族旅游网
文/图 戴翔
转了正的老师,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兑换成了甜蜜。还有一大批未转正的临时老师,这些老师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刻痕,在我的文字里能找到他们的名字,留作永恒的记忆。
最早的有苏玉莲老师,苏老师在我上小学时已离开学校,她的名字,是从哥哥姐姐们的谈话中遗留下来的。
赵英刚老师代课时间最长,他和苏玉莲老师几乎同时进校代课。赵老师离开学校是90年代中期,他当临时老师当了十几年。
人生的黄金时段,人生的青春岁月,就这样洒在三尺讲台上,一班又一班的学生在他们的教育下,成长、成人、成才。
时间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越过山岗,吹进每个穷乡僻壤,一浪高过一浪的开放浪潮,席卷了一批又一批进城淘金者。
这一时期,市场开放了,很活跃,街头买了街尾卖都要赚钱。者海是个嗅觉很灵敏的小镇,213国道穿镇而过,昆明到昭通、四川,会泽到宣威、曲靖、贵州的必经之路,真可谓交通要道。再加上国有二级企业,四矿坐落此地,在经济,文化,交通等都比县城更为繁荣和便捷,当时被誉为“小香港”。这些有利资源,也铸就了者海人对信息市场的拿捏更有前瞻性。者海,先是有很多人开手扶拖拉机,拉着一群生意人到各乡村集市卖布卖衣服,再从乡村集市买些土特副食产品回来,再倒卖。也有少部份开始把从各处收来的农副产品分类集中收购,发往昆明赚更的钱,成了大老板。
村子里,无论男人女人,除了忙农活那几天,其他时间都到附近工地上搞建筑,一个月的工钱是临时老师的好几倍。还有一些成长为工价更高的大师傅,也有一些脱颖而出,成为建筑行业的老板。市场的活跃,赚钱很容易,有人形容当时赚钱象搂树叶一般,做什么都能赚钱。一夜之间,整个村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坯房躲藏在砖混结构的楼房角落里。
我们的临时老师,钱还是每月几十元,房还是土坯房,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原来鹤立鸡群的代课老师,一下子被淹没在市场的发展浪潮中。赵老师就是这群临时老师中的一员,因为梦还在,心未死,他们还在苦苦坚持着,支撑着。
经济迅速发展,教育发展也很快,一批一批专业性更强的师范生充斥到各学校,临时老师的处境举步维艰。要退,不甘心,毕竟干了十几年了。要留,转正是个遥遥无期的苦等。再说了,现在退出来,做生意,没本钱,做其他,没经验,上昆明,一家老小丢不下。无奈,还是咬牙再坚持。最终,十几年的教书生涯还是回到起点,在社会上豪无竞争力。连当农民都不专业了。
另外,要回忆一对代课夫妇,董学忠和徐金花老师,他俩是高中同学。记得他俩刚结婚,新婚燕尔,徐金花就来和平小学代课。之后,经常有一男的出现在徐老师的课堂上,这男的就是徐老师的丈夫董学忠。最初可能出于家庭中的帮忙,再后来是两口子交替来上一个班的课,最后学校把董学忠也聘请进来当临时教师。他俩是临时老师中的最后一批,最终还是未修成正果,还是遗憾的回家务农了。
他们为和平小学,为新店子的学生付出的青春和热血,他们是我记忆中最可爱的人。
写这篇小文章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曾经,也让他们感受到些许欣慰,致少还有人记得起他们。
(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
云南绿春腊姑梯田壮美景观 藏于深山人未识2024/11/04
-
【讲述云南】第二届“OPPO非凡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 遗产影像大赛在昆启动2024/11/04
-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与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共商校企合作2024/11/02
-
「云新发布」梁河县葫芦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2024/11/02
-
「云新发布」“四治”工作法绘就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新画卷 ——梁河县河西乡平易村2024/11/02
-
「云新发布」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宏专场举行2024/11/02
-
保护知识产权 走进地理标志 ——高校公益培训活动持续开展2024/10/31
-
「云新发布」第五届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在芒市开幕2024/10/31
-
【讲述云南】如何讲好云南故事—— 专场作品分享与理论研讨会在安宁成功举办2024/10/28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人会议一暨赴美上市布局大会在昆明召开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