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述评-原创文章-专家专栏-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述评

2024-12-28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述评

 

                     张福言



 

 

认识非遗……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述评

 

(一)

非遗是简称,倒退十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东东。

非遗的全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按中国标准定义,是指 “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话很笼统,但范围很广,从口头文学到美术、音乐、曲艺和杂技,从医药和历法到传统礼仪、节庆,甚至包括传统体育和游艺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上网细查。

这些年,非遗渐渐走红,甚至成了一个时尚名词,不仅各级政府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民间也有各种人士在关注和参与,非遗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炒得越来越热。反而让很多物质文化遗产黯然了下去,显得一花独秀。

其实,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处处都有非遗的存在,既然是遗产,本来就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过去没有谁来管理,靠的是自身的价值和影响,有的甚至已传承了百年或千年。冠以了这个名词,又重新引发了重视,甚至被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不同等级,很多人物或活动,就有了级别和头衔,成了一种文化的代表。

非遗受到追捧和宣传,是件好事,因为它不仅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深深渗透在民族与社会中的历史记忆和遗存。很多项目,还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植根于民族民间的文化根须。用现在的话说,既接地气、又原生态。

尤其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的边疆省,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技艺,不仅构成了文化的斑斓多彩,也为这块高原增添了更多民俗民间的生活气息和特色蕴涵。

因此,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云南美术馆、云南省民俗摄影协会、云南OPPO及米拍、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昆明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共同联合举办的 “OPPO非凡记忆 .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 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影像作者的积极响应、热情非常。

这是首次通过影像,把云南各个民族的非遗文化,如此集中地推到了世人的眼前,截止最后收稿,共收到参赛作品3万余幅(含视频作品),网上阅读量8千多万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

过去常搞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把文化当作拉动经济的配角。但这个大赛,真正是一次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让很多存在或散落于民间的人物或技艺,有了登台的机会,成为主角。

某种意义上,也是让作者和大众,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次再认识,原来,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

大赛,让我们都共同认识非遗……

影赛组委会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既然是大赛,难度自然也大,又恰逢疫情袭扰,给拍摄和组织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另一方面,非遗种类繁多,从民歌小调到民族节庆、从传统技艺到传承人物,五花八门,要做宣传和表现,得对其特点与规范、内涵和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甚至对很多传承人物的感情倾注、祖传坚守、面临问题等等,也得有某些深度认识和理解,对拍摄者是一种挑战,对组委会和评委们也是一种挑战,但对参与者,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大赛最难的工作之一,是评奖。除了把参赛作品分为图片和视频两类,分别设了金、银、铜及优秀四个奖项(其中图片又分为相机组和手机组,让作者面更广泛),还特别设置了两个年度大奖,相当于万里挑一的特等奖,也给自己设置了个难题,又是一个考题。

评选结果能否经得起考验,既是给作者们的一个交代,也是对大赛的一次检验。
 

虽然任何影赛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作品也从来都是见仁见智, 很难求得统一,总会留有缺憾。组委会还是做了大量工作,在3万多件投稿中,做了一遍又一遍的筛选,其中图片除了看图(很多是组照),还得细读相关文字介绍资料,了解其内容,这比其它影赛更多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评选时均隐去作者名字,由评委们充分讨论后,投票表决,算是相对公平、公正。告知这些,是希望大家对此有所了解、理解和谅解。


 

                (二)

云南的非遗,与充满了京味儿的北京不同,和其它省份和地区也不同,从人到物,不仅有着浓烈的民族风貌,也浸润着高原边地的历史蕴涵。形象的说,既有滇味、又有史味、还得有人味、加上文味和老味,可谓是 “五味杂陈” ,这是非遗文化的属性,又是地域性的特色,也是大赛给人的总体印象和感受。

年度大奖 《目瑙纵歌》组照之一  李鹏 摄

获得年度大奖的景颇族《目瑙纵歌》组照(见上图),就是一组以较完整的历史追溯、文化根源、包括舞步内涵等,记述了这个已成为民族标记的盛会。

带着远古的气息,又充满了时今的激情,作者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画面,从巫师的祭祀、到万众的狂欢,让观众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一种勃然焕发的风采和文化彰显。参加过目瑙纵歌的朋友都知道,那是一个让人感奋的节日,一个让人激荡的场面。女人们穿起盛装,男人们插上羽毛,所有的胸膛,都被激情涨满,所有的头颅,都向着太阳昂扬。无数把长刀,举向高高的天空,无数双脚步,把大地跺得咚咚作响……

看着这样的节日,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从历史中走来的景颇族,豪迈中透着刚强,热情中充满友善,在这样的盛会中,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把生命的大锣敲响。

作为非遗,目瑙纵歌是这个民族迈向未来的精神继承和文化延续,已经深深地融汇在景颇族的血液里,相信只要这个民族存在,男人们手里的长刀,就不会放下;女人们肩上的银披,就不会收藏。这个万人狂欢的古老节日,就将永远跟着太阳和民族的脚步,延续不断。

遗产是需要承继的,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否则就叫后继无人,一些非遗项目面临消亡或难以传承,原因还是在人。很多传统技艺要有传人,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属性,也要有传人,这是文化传承的基因和根本。


金奖 《蓝靛瑶“度戒”》组照之一  彭晓侠 摄

上图是瑶族支系蓝靛瑶的 “度戒” 组照之一,一群10岁以上的男孩,在三天的集训中,在法师和亲属的簇拥中,正在举行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命仪式,虽然没有恢宏的场面,也没有载歌载舞的欢腾,但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却在上演着人类历史中最有意义的一种活动,庄重而又神圣,惶然而又寄予着希望,因为这是生命的大典……

历史上,很多民族都有为自己孩子举行成年礼的传统,尤其对男孩,意味着他们将告别自己的童年,肩负着族群的希望,承担起一个男子汉的担当。瑶族传统的 “度戒” ,2009年就被批准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也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范,从道德伦理到宗教信仰都融合其中,像一个铭记祖训的课堂,又像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让成长起来的男孩,在走向未来的人生中,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除了群体性的活动和族群传统,非遗还有很多项目直接与个体相接,主要是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祖祖辈辈、代代相传,迄今已成为不多的甚至唯一的传承人,这类人在非遗的系列中,还占了相当比例,有的正面临着当今社会和市场的各种冲击和挑战,一旦消亡,不仅手艺无继,还是一种文化的断根。
 

银奖  《擀 毡》组照之一  李永星 摄

《擀毡》组照,反映了一个靠做毛毡为生的老人,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如何恪守传统、一丝不苟、把一生的岁月和心血,都倾注在擀毡的劳作中。作者深入其家庭作坊,拍摄下整个擀毡的过程和工序,也拍下了主人公的生命情态和内心感情,在上图中,利用镜头语言和构图,把人物和产品做了对比与强化处理,突出了摄影意味,使画面有了视觉美感,物和人之间,不再单纯是一种道具或符号,而是一种生命的连结关系,让人细想……

根据资料介绍, 擀毡的整套工艺非常辛苦、细致,要找不怕脏、不怕苦、有耐性、坐得住、钻得进去的年轻人已不容易。据说老人的儿子已经学会了擀毡技艺,将来愿意回乡继承父业,把这个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非遗文化,继续在当地传承下去。

我想,如果这些照片和影赛,能对今后的这位传承人,带来信心的提振和鼓励,传承有望,就是一件好事。其实,这也是影赛的真正意义和希冀。

千百年来,很多被誉为非遗的民间技艺,世世代代都传承不息,能够延续到今天,是因为有一种坚韧不舍的生命追求,有一种情感寄托的生命慰藉,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这都是支撑他们从中获得生命意义和快乐的原因。我认为,这也是拍摄非遗,应该着力去表现的东西,是蕴藏着的精魂……

铜奖  《四筒鼓舞》   张伟 摄
看到《四筒鼓舞》(上图),让人有些震撼,与某些穿着整齐划一、近乎演员化和表演化的民族舞蹈完全不同,寒冬腊月中,一群真正的山村汉子,在冰天雪地里,激情昂扬地跳起了恣意甩动的舞蹈,动作粗犷而又奔放、队形不整却又有序,仿佛苍茫的原野中,升起了一团火焰,锣鼓声中,把生命的活力一起蹦放,与冰冷的雪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什么使他们在这样的气候和环境中起舞,而且跳得那么地投入和忘我……

看完资料介绍,更觉感慨,这是被评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一种祭祀舞蹈,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据《周礼》记载:“以路鼓鼓鬼享”,郑玄注为:“四面鼓也,享宗庙时用之”。东周灭亡,鼓人散居民间,后随汉民进入昭通。民国《昭通志稿》:“四筒鼓……乡人丧礼用之,似为跳舞。” 

如此历史,可堪称是存留在民间的一种 ”活化石舞蹈“。

更耐人寻味的,这是一种丧葬舞蹈,人们在生与死的两个世界之间起舞,于天地和自然中,模仿着各种动物的动作,抚慰着灵魂的安生与来去,把生命的逝去变为一种乐观豁然的态度,既反映出了中国古人对待生命的自然观和礼仪,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延续,让这种 “以乐致哀” 的特殊舞蹈,和古代的礼乐兴起,有了绵延不断的文化血缘关系。昭通自古就是云南与中原联系的通道,史上著名的秦开五尺道就在其境内,能保留着这种古朴悠远的舞蹈,应该是中国舞蹈史上的一种奇观,弥足珍贵。

作品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因为丧葬改革,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舞蹈,寒冬中,是否还能延续或者会被终结,让人叹感,让人忧虑……

这是摄影介入非遗的另一个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或获奖,而是希望能唤起更多的重视和呼吁。

                   (三)

摄影大赛,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拍摄者,都是这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都共同把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放到了这个平台上,也放到了整个社会和公众的面前,会触发更多的参与和认识。
 

银奖 《非遗系列组照. 佤族木鼓舞》  段纠 摄  

 

譬如,非遗如何与当前的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如何开拓产品的市场化和创新途径;如何解决传承人的后继问题;如何整合政府、社会、企业和民间各方面力量等等,都是当前很多非遗项目面临又急迫的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不是一个影展或影赛所能解决,但大量摄影作者的参与或介入,或许会促使人们去思考与重视,会对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有所帮助和促动。这方面已有很多先例,不再多言。  

铜奖 《密枝节》组照之一   张尚林 摄  

非遗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任何项目的生命力,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人民大众。这其中有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有吃苦耐劳的民族传统;有道德伦理的人格塑造;也有传统理念的坚守不移,还有民族精神的生命认知。与某些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相比,这才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生命活力,才是真正值得继承的精神遗产。


优秀奖  《宜良古城大香会》    陈明贵 摄

从历史中走来的非遗,又正在走向未来,一种文化,要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扎根于民,必须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这是任何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也是这个社会要思考的问题,没有了土壤,再悠远的历史,也会断根。

当然,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会带来冲击和嬗变,也会带来某些文化的困顿和迷茫,会有一些非遗和不是非遗的传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甚至消亡。这也是历史规律,无可奈何花落去,面对历史长河的起伏和流逝,摄影的纪录便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参与,便成了不可缺失的社会功能,让那些曾经有过光灿、有过骄傲的人和物,留下历史的纪录,留下他们非凡的记忆……

优秀奖 《一个正在消失的花灯戏班》 杨红文  摄

既然是影赛,无疑是以摄影的表现水平和技艺为主,并不在于拍摄对象本身的级别或知名度。一些很有特色和影响力的非遗项目,并未获奖,我以为疫情影响是一个因素,但主要还是拍摄者没有把握好该怎么去表现拍摄对象。无论是群体文化还是个体传承人物,如前所述,都需要做一些深度的了解和认识,否则会流于表象。例如很多台相机蜂拥在一个小作坊里拍照,那只是赶热闹。一些来稿都把传承人和手艺,拍成了工艺流程式的教学片,摄影的意蕴和表现反而弱化或削弱,成了非遗项目的图片说明,这是影赛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 。

另一个问题,感到大赛总体还是偏于比较传统的纪实手法,和外省的一些非遗作品还有差距,拍摄者自身的创作感受和意识并没有更多地表现在画面中,当代摄影的很多创意手法应用的不多,或许由于非遗的民间属性,感觉土味过浓、手法过旧。缺乏一定的国际视野,对将来的对外交流或国际化走向,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是今后有待改进的方面。

 优秀奖 《德昂族织锦》    杨清舜 摄

优秀奖 《白族扎染技艺》    汪亚骏  摄

非遗变成图片与摄影表现非遗 ,两者是有区别的,就像一个民族妇女拍自己的服饰,与摄影师的拍摄应该不一样。所以我曾多次强调要找魂,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会有自己的魂,非遗也有自己的魂,需要你去感受、观察和思索。世间万物,来到世上,绝非偶然,陶有陶魂、舞有舞魂,说穿了,就是一种生命之间的感知,一种精神的物化,这是摄影创作的一些深度问题,就不再扯远。

需要提及的,这次大赛,还专门设立了视频类作品参与,因为很多非遗项目,属于民间音乐或传唱表演,无法靠图片表现,需要用视频手段来参赛。本文也无法在此展示,故略去了对视频作品的评述,未再提及。仅以图片为主,文中所述组照,限于篇幅,也只能挑选之一,未做全部展示。

我们无法在此对所有获奖作品都做出评述和推介,还有很多好作品,只能将来争取通过展览或画册等形式,与大家见面。或者通过网络,在线上和大家交流分享 ,更多想法,还待努力。

总的来看,这次大赛,遍及全省、参与众多,对云南的非遗项目,从民族风情到日常产品,从历史传统到面向未来,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表现和反映,对非遗项目保护和弘扬,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影赛也有一些不足或遗憾,包括问题,只能在今后的活动中再做弥补和改进。

云南的非遗项目,在全国并不是最多,但我相信是最有特色的省份之一,这是云南多种民族聚居、多种文化汇聚的特点所至,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遗产文化,为摄影与非遗的结合,打开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天地,也为摄影作者们带来了一个值得继续关注、不断深入开掘的领域。

这次影赛虽然结束了,但它引发的热情和关注一定会继续延伸,一定会有更多好的表现非遗作品出现。

对此,我们有着新的期待……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大赛组委会意见,若有不当,文责自负)

            

本 文 作 者 简 介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评审专家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导师

筑原设计(加拿大)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云南省香格里拉研究会会长

云南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

曾在云南省社科院、云南日报、云南民族出版社等单位任要职

 云南香格里拉、黑井古镇等品牌主要策划者

云南多个县市发展顾问

本文作者 张福言先生

                  编辑:尹达天

                  审核:吴敏昆

                  终审:尹绍平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