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玉溪随感 | 琢石成玉 汇流为溪 -原创文章-专家专栏-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原创文章】玉溪随感 | 琢石成玉 汇流为溪

2024-12-29云南民族旅游网

     玉溪随感 | 琢石成玉 汇流为溪

                   原创 福 言

“论道玉溪 .摄影云南”研讨会记 

 

玉溪因水得名,自古为滇中富饶之地,域内通海、江川、澄江、元江多县,都与水有关 。而世间万物中,老子最赞美水,他认为水是最接近道的,有大德,故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高速路上,曾见过玉溪上善若水的宣传广告,印象颇深。 

玉溪还有座山,红塔山,因烟而扬名全国,并推出了一句口号 “山高人为峰”。激励一种攀登精神。故而在玉溪论道摄影,谈山水文化,学红塔精神,应了玉溪之地的内涵,更别具意蕴 。

摄影之道,在于天、地、人。从《云南布朗山 》到《哈尼梯田记》,再到 《澜沧江 . 湄公河巡礼》,三部摄影专著,成书于不同时期,呈现着云南的江山,讲述着云南的故事,山水汇聚于一堂,同台论道,实为难得,也画出了云南摄影的大写一笔。

玉溪研讨会海报 

而十二家机构和组织联办,九十多位影界、学界、文化界人士,齐聚云溪宾馆,如溪水云聚、群英汇至。刘禹锡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红塔山不算高,却享誉天下;云溪宾馆的水榭不深,能云聚那么多人,藏龙卧虎,自然有灵。

研讨会参与人数超过预期,原会议室容纳不下,被迫改期。反之,则说明交流是一种需求,更是创作的一种延续与组成。无论影展、画册、还是研讨,目的都是为了分享,分享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好作品藏在家里,会萎顿而无活力,顶多是自娱自乐,与社会脱离。照片是拍给别人看的,从平遥到大理,连续十多年久盛不衰的影会,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交流与分享,为了焕发作品活力。 

创作需要创新、研讨也需要创新,三位主讲人谈大作、三位学人论专题、十五位作者分享作品,以图为主、以论为辅,会议便生动盎然,互动与提问,分享与点评,跳出纯理论的枯燥,以作品为主题、就专题谈观点,有的放矢。三天时间,影像纷呈、发言踊跃、见智见仁、纷纭众说、意犹未尽,以致时间紧凑,有作者已无时间分享其作,带来抱憾。


交流内容一览 

云南地处边陲,在摄影方面却从未屈居全国之后,名家迭出、理论不弱,更有两个国际影会,直接面向世界,让业界刮目相看。但云南人低调,如水不争,尽往低处流,像古人之联所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云南的摄影人,借地利之势 、览山川多姿,显民族与文化的多样,于西南一隅,自成一番天地。

早在30年前,罗涵老师就已开始关注哈尼梯田文化,穷其半生精力,终成大作,在云南摄影史上留下独特的一页,也为其民族和高原独特的农耕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云峰老友,孤身一人,独闯青藏高原,从大江源头开始,把澜沧江到湄公河这条国际河流沿途的地理、人文、风情汇聚一册,也把云南的大江文化,推向了世界。

怀学刚出版的云南布朗山,也倾注了十多年的时间, 将一个山地民族从刀耕火种到当下时代的历史跨越,做了不可多得的影像纪录,也把云南的民族影像和人文摄影,带入了一个重新认识的领域。

可以说,正是这种超前意识和坚守意志, 三位作者才坐到今天的台上,成为云南摄影的骄傲。因为他们把作品刻上了云南的文化烙印,也让云南的大型专题摄影走在了前列。

               三位主讲者与参会者互动交流 

未来会怎样,我们不知道, 但今天怎样 ,却要让子孙后代知道。 也许当下的人并没意识到这些作品的价值, 因为有很多人也走过、拍过,有着同样的体会或经历,并不陌生。但50年或者80年后,当哈尼梯田随着农耕社会的改变或许会消失,当澜沧江因水电开发而改变了模样,当布朗山寨已经找不到历史存留的印记。我们的子孙或后代,再看到这些作品时,才会知道云南这块高原,有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这一辈,经历过什么样的时代 ,才知道有人把自己的人生化成了这些作品的组成,这就是历史的意义,也是摄影的价值,历久弥新。

乡归何处   罗 涵 摄  

十几位作者的作品观摩下来,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昆玉两地的创作水平和认知表现,我一向认为,昆明虽位居省府,但各地市县,另有高手,不仅互联网打破了过去的闭塞,在题材上,还有地利之便。这几年省内外的影展、影赛可见端倪, 市县作者不仅崭露头角,甚至独领风骚已不鲜见。加强与各地市县的交流,其实是一种互补,均有收获和补益。

会上本聪老师说,哲学就是折过来学,折过去学。诙谐幽默中不无辩证法,反复认识一个事物,甚至从正反两面做比较,这是对哲学最朴素的诠释,让人启发。黄凯老师把一座山、一片田、一条江,浓缩在自己拍摄的一个山村中,把研讨会的主题活学活用,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故而引出了一群孩子、一个村子、一个家庭、一条路等等故事,其实,这就是研讨会的目的。 

在大理有朋友和我说,云南的作者朴实,这话滋味难言,朴实是一种优点,但抱朴守旧,有时也会是一种缺点。感觉一些作者的手法还是偏于传统,虽然现在的影坛新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新纪实摄影、新观念摄影、私摄影等等,只会把人搅昏,摄影就是纪实,无所谓新与老,没有人能拍出看不见的东西。大师也如此。但在传统的路上要有改变和突破,处理好抱朴守旧与推陈出新的关系。要有自己的个性和认知,从表现生活变为认识生活,这是当代摄影的一个要求 ,不再是纯粹的记录,要融入更多的自身思考。

在会上曾说苏炜的作品有当代意识 ,是他在乡村生活的物象中,也包括文化取向中,看到了当代社会的冲突和冷漠,以及如何面对这种不和谐的社会融合。有点像保罗. 斯特兰德的作品和哲学观念,并不在分辨善恶对错,只有两个最强的表征——土地与脸孔, 显出内在的本质来,于平常之中揭示生活,让人思考。

苏撒坡    苏 炜 摄

交流能发现人才和佳作,也能发现问题。当下面临的问题,是摄影队伍的两极化,以及摄影队伍的老龄化。虽然是分水岭的表现,却是一个不容忽视断层,缺少中间力量。就像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多的是取决于中产阶级,贫富差距越大,社会积累的问题就会越多。 摄影也一样,需要一个中间阶层,向上是培养和孕育名家的阶梯, 向下是壮大队伍和吸纳有潜力的作者, 在全民摄影的社会和时代,摄影队伍的中间力量,就尤为可贵和重要,但又是一个薄弱环节,云南如此,全国也如此。增加新鲜血液,不断开展交流与研讨活动,其实就是打造中间力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和积极方式。

省市之间可以交流研讨,市县之间也可以交流研讨,活动需要经费,就自带粮票或钞票,食宿自理,别给别人添麻烦,朱应宽老师以身作则,坚决不要影友去车站接送 ,是老摄影家的风范。从山东、德宏赶来的朋友,仅飞机票就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让人感佩,重要的是把活动办好,目的还是为了交流、交友,让大家真有所获,为各地的研讨活动,做出示范。

 

研讨会后,应邀去小石桥乡参观张本聪老师的乡村摄影艺术馆,看到数张清溪绕石的作品,据介绍,玉溪之名就是从小石桥这里得来,不觉有感,《三字经》里曾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虽是蒙学之语,对成人仍有启迪。联想到这次玉溪的研讨活动,其实就是一次琢玉汇溪的活动。逐以 “琢石成玉  汇流为溪” 为题,赠与张本聪老师,也赠与罗涵主席和玉溪的朋友们,以及所有参加这次研讨活动的朋友们。

也作为这篇随感的标题,玉溪有缘,再聚为溪。

(文中图片,均为参会影友提供)

部分参会者的合影

参会者集体合影

         编辑:尹达天

        责任编辑:雷启玉  黄志民

        审核:吴敏昆终审:

        主编  尹绍平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