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学会算“小帐”与“大帐”
2025-04-03云南民族旅游网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下乡,只带司机、秘书,乘212吉普上路直奔田头,下乡出差吃饭主动结账。有一次在龙陵县调研,晚上3人在县委食堂吃了一顿饭,共6.5元。第二天3人驱车翻过高黎贡山,来到潞江坝的惠通桥,杨善洲问秘书小苏:“昨天晚上的伙食费多少?”“6.5元。”杨善洲掏出6.5元递了过去,小苏说:“当时县委汪书记坚持要结账,所以我没付钱。”“停车,你立刻搭班车回去结账!”第二天秘书小苏回到杨善洲书记旁,“账结了吗?”小苏想不通,“结了,伙食费才6.5元,可来回的车票、住宿共花了33.5元,多不划算啊!”杨善洲语重心长地说:“小苏,账不能这么算。我们领导机关干部下乡,这里吃一顿吃一顿,擦擦嘴巴,拍拍屁股就走了,最后这些账谁去付?还不是摊到老百姓身上,领导机关的人不能占基层便宜!这个风气千万不能开头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会“算帐”本来是出纳、会计的事,然而,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也要学会算“小帐”与“大帐”。秘书小苏算的是“小帐”,而杨善洲老书记算的是“大帐”。经济开支是“小帐”,人民群众透过领导办事的现象看本质的感受、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和人品、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大帐”。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一辈子的生命坐标,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为家乡群众的永恒春天。一辈子天高地阔的豪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辈子的精神品格,用手中权力老老实实为人民办事。他奋斗一辈子,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自己却两手空空离去,而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永恒的丰碑,永远的楷模。领导干部都要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学会算“小帐”与“大帐”。(本报记者 杨凤池 通讯员 王正明)
-
滇池畔:鲜花疗愈赋能美育幼教 助力乡村振兴2025/04/01
-
挥杆春城赢百万大奖——小韩高球人生廿载 "佳联杯" 四队大奖赛昆明站圆满成功2025/04/01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召开石文化会长座谈会2025/04/01
-
春风拂面,百花争艳,2025年云裳风华云南花朝节!2025/04/01
-
云南三迤酒业举行“样样好”品牌战略发布会 玫瑰老卤酒引领“云南生活”新体验2025/03/31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公示公告】“阿诗玛杯”名石征集公告2025/03/22
-
专家专栏|【原创文章】腾冲境内古道探索2025/03/21
-
美丽云南丨【原创文章】文化名家盈江明代四关行活动启动202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