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和谐大理-《环球游报》-环球游报-云南民族旅游网

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作者 宋鉴池

一、引言

突发性自然灾害来临时,不仅破坏巨大,而且往往伴随着人们的恐惧、担心和对灾害事件的各种猜测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闻记者就要首当其冲冲锋上阵,及时向社会反映灾区情况。本文作者以亲历的大理州洱源县2012年“8·06”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和2013年“3·03”地震两次自然灾害的采访报道为例,认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道发生时,记者的报道应更加重视以客观真实去实现对社会公众的引导,更加重视恪守新闻专业精神,担当好社会瞭望者的角色。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相关概述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含义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比如房屋庄稼田地被破坏、急需的食物和饮用水缺乏、生产生活用品短缺,而且还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和传染疾病等;并且,因灾难的发生还可能带来受灾群众的情绪变化和精神障碍。

 

三、应该如何做好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报道

(一)深入一线,亲临现场

新闻记者接到突发性自然灾害采访任务后,应当立即奔赴灾区,深入一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对灾情、救灾等作全面报道,而不能坐等消息。如洱源县凤羽镇铁甲村2012年“8·06”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和炼铁乡2013年“3·03”地震(以下简称“8·06” 自然灾害和 “3·03”地震)发生后,我们作为记者及时赶赴灾区,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从众多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新闻点进行报道,通过一组组震撼的画面、朴实的语言、全方位的采访和跟踪报道,让受众及时了解灾难发生的程度和趋势。

(二)遵循客观事实及时报道

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一定努力抢占话语权,着力增强报道时效性,客观报道和公正评述。尤其在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进行采访时,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将灾害的发生、造成的影响和现场的情况等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向社会传达,还受众应有的知情权;并立即跟进,将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救灾措施和进度,以及对受灾群众的安置安抚等救灾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客观的跟踪报道,把握事态的发展,及时拿出和调整采访方案。

(三)给予受灾群众人文关怀

由于不可预见和巨大的破坏性,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也许会有人员伤亡或因来不及穿戴等尴尬,记者切忌不能存在功利心理或者哗众取宠,要按照规范进行采访,并将人文道德观念融入到工作中,同情弱者、尊重隐私、换位思考,用词用语也要反复斟酌,避免给对方带来不便和难堪。如“8·06” 自然灾害发生后,村里一位姑娘被泥石流从家里冲到村口一棵大树上,冲击过程中她的衣服被砂石泥浆卷走。天亮后,泥石流退去,由于受到惊吓她仍不敢下地,赤身高高挂在树上,后来被村民给救下来。为了避免女孩的尴尬和今后的影响,我们在村民互救互助的采访中,选择了另一位被远处泥石流轰鸣声惊醒后冲到村广播室通知大家迅速躲避的村民,正因为他的义举使全村村民免受了更大的伤亡,通过对他及相关人员的采访报道倡导了面对现实积极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工作为重吃苦耐劳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区采访,记者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就要做好艰苦作战的心理准备。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记者可能没有好的采访地点、没地方吃、没地方睡、没地方写稿,作为一线记者就要抛开杂念和享乐意识,以工作为重,不能对在灾区的采访环境和条件有太多的苛求。如 “3·03”地震发生后,第一天大家忙于救助受灾群众,记者的住宿、饮食没有安排,到晚上也没有着落,为了不给抗震救灾指挥部添乱,我们几名记者完成当天的采访后忍饥挨饿、忍受着蚊子彻夜的叮咬在车里坐了一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又打起精神又投入了紧张的采访中。而“8·06”自然灾害发生后,很多的采访是我们踩在过膝的泥浆中完成的。两次灾害中,我们用镜头、话筒,用声音、文字,将灾情、险情及时告知大众,积极推进了救灾工作。

(五)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灾区,群众伤亡、受灾群众情绪变化等在所难免,作为新闻记者要避免负面情绪和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采访报道,要通过正面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鼓励灾区群众面对现实,积极救灾,展望新生活,并唤起社会的共鸣,凝聚力量。

 

四、总结

新闻记者在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采访中,要深入一线,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灾情和抗险救灾、恢复重建等,对事态的发展进行跟踪报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职业道德,增强人文关怀,增强媒体公信力,科学、有序地引导大家的关注焦点,起到稳定民心,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地抗击灾害。(作者单位:大理州洱源县广播电视台)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6月23日A6版)

编辑:陈克东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