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云南绿色能源牌-时政要闻-时政要闻-云南民族旅游网

打造好云南绿色能源牌

2024-11-27云南民族旅游网

本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话题

  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培育新动能举措,即“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依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云南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400亿元以上,将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新路径的重要抓手。

  加快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余国鹏

  “云南水电装机达6076万千瓦,但利用不充分,近年每年‘弃水’300亿千瓦时。”在今年全国两会云南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这两个对比数据把当前云南省新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呈现了出来。化解这个矛盾势在必行,应在做大新能源总量的同时推动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其中,加快培育省内市场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可以更好发挥云南省新能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就近优势,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擦亮云南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综合近年来国内关于“弃水”“弃风”“弃光”等相关报道,不难发现云南和其他西部新能源开发大省面临的境况大同小异:一边是清洁能源装机的高速发展,另一边却是绿色电力被大量浪费。原因有很多种,诸如需求放缓、外送通道受限、省内消费能力不足等,因此,云南省提出在绿色能源发展思路上要实现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由“建设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产业转变等“三大转变”。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委员认为,解决新能源发展不足问题,需要通过推进分布式加储能规模化发展,将新能源的发展化整为零,渗透到千家万户。其实目标就是要实现全民在新能源思想认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根本转变,让新能源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最优选择,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到云南省内绿色能源消费市场上来,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据省工信委电力保障处统计,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内用电需求增速逐年下降,低于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增速,2015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用电量下降,而新的增长动能尚未培育壮大,云南绿色能源发展来到一个重要的关口。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供应都是“西富东贫、北多南少”,而需求恰恰相反,这种不平衡局面往往会加大能源输出地对资源的依赖,增加产业发展成本,但同时对于培育资源输出地的需求市场也意味着极佳的机遇。着眼绿色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优势转化,云南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水电硅材正是抓住这个机遇、建设成为绿色能源强省的有为之举。

  让绿色能源渗透进千家万户、改变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但这是云南擦亮底色、彰显特色的必然路径。当前,在昆明街头偶尔会看到挂着绿牌的新能源汽车,跟一些机动车主聊过,大家对新能源车的担忧还是那几个方面:动力疲软、充电桩少、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不足等。这首先需要解决技术上和配套设施建设上的问题,让大家敢吃“吃螃蟹”后能“吃螃蟹”;其次要出台新能源车优惠政策,力度不妨大一点,吸引大家踊跃尝试,才能从少数人引领新风转变为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新能源应用上成为示范,永远保护云南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依靠创新融合延伸绿色业态

  易晖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阮成发省长就如何打造“绿色能源牌”表示,要立足用好云南绿色能源优势,打造“绿色能源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年产100万辆产能;同时,大力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把绿色能源打造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关于大力推进水电铝材发展,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可谓业内领军企业。笔者自小生活在该企业(原为云南铝厂),记得在上世纪70、80年代,铝厂采用高污染的煤电铝生产方式,电解车间上空浓烟密布,周围的许多松树都在污染物下枯死。但近年来,云铝通过技术创新,把煤电铝变成水电铝。据权威计算,水电铝的碳排放比煤电铝减少90%以上,即生产每吨水电铝比生产每吨煤电铝,从理论上讲可减少碳排放量13吨左右。如今进入云铝厂区,犹如置身在森林之中,随时可呼吸到清新空气,“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匾牌尤为醒目,这里不仅早已实现了工业废水、废气循环处理及达标排放,还加快推进“以铝节铜、以铝代钢、以铝代木”,扩大铝产品应用范围,其中铝合金产品作为汽车轻量化、绿色化材料,具备减重效果明显、吸收冲击能力强、易于回收、装配效率高等优点,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泛应用。云铝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为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把绿色能源打造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打造“绿色能源牌”,除了用好像云铝这样的国企老牌,还需要主动赢得富有科技创新含量的新牌,这样才能在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发展中占据制高点。新能源汽车处于云南省铝产品产业链中,昆明作为全国13个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及25个首轮示范城市之一,目前已具备规模生产能力,有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落地,电池、电控、电机3大主件的技术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久前昆明举办的国际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展览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云南一张具有地缘竞争力和向外辐射力的优势产业。

  打造“绿色能源牌”,还急需交通、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融合。比如,昆明城区已出现一批共享或“私享”新能源汽车,但使用范围较小,与缺少充电服务设施有关,这方面和发达地区的差距特别明显。据国内外媒体报道, 浙江省要建设我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全长161公里,连接杭州和宁波。该公路将具备智能、快速、绿色、安全的四大要素,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并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边行车边充电。云南也应以创新精神建设这样的超级高速公路,使“绿色能源牌”延伸到技术创新前沿,延伸到广阔的领域。

  补齐绿色能源产业结构短板

  龙敏飞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和一位出租车司机提及新能源汽车的话题。笔者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但对此,出租车司机则似乎不太感冒,他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那就是,新能源汽车好是好,但是不太方便,尤其充电方面,若是在外面充电不方便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就名不副实了;而且,就算是能找到充电的地方,最少也要半个小时乃至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且电池的耐用程度不是很高,对他们出租车司机来说,的确是“等不起”的。听完出租车司机的一番话,你必须承认,这样的说法,其实点到了现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

  近年来,云南省的新能源汽车、水电硅材、电力和能源等产业均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同时,云南省已出台许多指导性的意见:2017年11月,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优云南能源产业的意见》,亮出了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张牌;今年云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云南省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也就是说,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因其更加符合云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打造绿色支柱性产业,这样的定位与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路径。

  绿色能源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补齐短板就需要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样的,在新能源方面,云南省的确有足够的优势,如水电资源丰富,水电装机已达6076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绿色能源的利用还是不够充分,近年来“弃水”“弃电”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这些,制约着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现实,云南省在发展绿色能源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做法去补齐短板: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最基本的硬件基础;二要完善好配套的问题,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前期的工作中,就需要全盘考虑科学规划,避免虎头蛇尾的情况发生;三则,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稳扎稳打地推进,才能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打造绿色能源牌,不仅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缘于此,我们必须补齐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进,绿色能源牌才能打得更好,而绿色能源也才能成为云南省的一大支柱产业。

  发挥优势还需能源金融支持

  刘薇薇

  云南省绿色能源丰富,具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基础,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云南实力与魅力兼具。然而,有实力、有魅力,还需要有动力。审视当前云南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规模效应还不具备,盈利能力相对较差,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仍是制约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打造“绿色能源牌”,除了需要有政府的扶持政策之外,还需研究解决确保产业顺利推进的资金需求及其融资方式。

  当前,我国在利用金融手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能源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除了传统的信贷优惠和财政补贴外,还寻求通过绿色信贷、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能源期货、绿色担保、新能源产权交易、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以及环境权益交易等绿色金融手段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从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对很多人来说,“能源金融”,抑或说“能源绿色金融”,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它却是能源产业和金融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云南而言,虽然拥有丰富的绿色能源,但由于长期以来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的限制,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并不匹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撑不足,导致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模式单一、融资困难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若我们能够通过包括政府补贴、贴息等财政政策以及贷款、私募基金、发行债券、发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政策将社会资金引导到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上来,为绿色能源产业或项目提供持续稳定的金融创新产品,将能解决好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当前,中央层面正在加快针对能源金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步伐,对云南省而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能源企业等在促进能源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育“自下而上”的能源金融发展动力同样关键。我们当进一步吃透国家政策,领会规划意图,超前谋划,依托优势资源加大对能源金融工具的创新力度,不断丰富能源金融服务的种类,进一步落实细化财政贴息、贷款利率优惠、PPP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政策增信等配套政策支持,多方发力解决瓶颈问题,为云南绿色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产业环境。

编辑:李宗蓉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