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崖画之乡的民族-民族文化-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佤族·崖画之乡的民族

2024-12-29云南民族旅游网

  核心提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佤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佤族有40.38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数的0.87%(摘自《云南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
佤族自称为“布饶克”、“阿佤”、“佤”等。“布饶”意为山地人;“阿佤”和“佤”意为“门”、住木门人。佤族先民系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关于族源,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据西盟地区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思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山上,被视为“圣地”。沧源地区解释“司岗”是“葫芦”,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虽各地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出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远古穴居生活的回忆。据史载,佤族先民在周秦时期是“百濮”族群的一支。汉代文献把云南境内的礼社江、元江称为“濮水”,是因为它是“濮人”居住的地区。汉晋时期云南境内的濮人,主要分布在礼社江、元江流域及以西的澜沧江流域一带。到了唐代,澜沧江以西的濮人中分化出了称为“望”的一支和称为“扑子”的一支。称为“望”的一支,指的是现今佤族的先民。文献记载上都说他们很“勇悍矫捷”,是南诏军队的主要成员,作战时充当“前驱”。
佤语是佤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族佤语支。操佤语的佤族,世界上(包括中国、缅甸、泰国、老挝)大约一百万余人。与佤语同一语系的语言,在我国有布朗语、德昂语等;国外有孟语、高棉语等。由于居住毗连,历史上相互间的关系又比较密切,中缅甸两国佤族的语言基本是相同的,只因地区不同而有方言土语上的差异。泰国佤族和老挝佤族的语言与中国佤族的语言相似。
解放前佤族没有文字,用木刻、结绳记数、记事,用实物表情达意。20世纪30年代,美籍英国传教士永文森等入阿佤山,曾经设计了一种佤语的拼音文字,但因这套文字不完善,只是在少数信仰基督教的地方使用。解放后,根据佤族人民的要求,党和政府派了语言工作者深入阿佤山作细致地调查并和佤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族新文字,得到了逐步推广和使用。
佤族过去的宗教信仰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这主要因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佤族生产力极其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又无法摆脱自然和疾病带来的灾难,从而产生恐惧心理。除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外,还有一部分人信基督教和佛教。
在佤族人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鬼神”。“鬼神”是汉译之意,佤族对“鬼”、“神”及“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他们认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其加以崇拜。西盟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沧源佤族称为“梅吉”,把它看作是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是创造万物的“大鬼”,它造就了动物,植物和人。佤族每年都要对它举行宗教祭祀,以歌舞取悦于它。敲木鼓是为了使它听到鼓声下来受人供奉。新房子落成时还要搭竹凳清“木依吉”和众鬼神帮助摆脱大自然和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灾难。
佤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长诗、民谣、谜语、谚语等。佤族民间文学以自己独特有艺术风格,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审美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朵艳丽的鲜花。
“司岗里”神话与传说是佤族最有价值和最主要的部分。史诗《司岗里》即《葫芦的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正如史诗中说的:“如果你不知道司岗的葫芦,你就不是真正的阿佤”。史诗《司岗里》叙述了人类的起源:在亿万年前的洪荒时代,海天相连,“海水冲洗着星星,浪花击打着蓝天,遥远的天边,飘来一只小船”,船上有个葫芦,有头黄牛。“船儿飘了千万年,黄牛饿了,把葫芦舔了又舔”。葫芦终于被舔开了,“葫芦籽落下大海,海水中露出地面”,形成了最高的山峰——司岗。后来,司岗山上结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葫芦,“百鸟围着葫芦飞,百兽绕着葫芦转”。“百鸟都来葫芦,葫芦象山岩一样坚;百兽都来抓葫芦,一道爪印也不见”。这时勤劳机灵的小米雀找到葫芦眼,整整啄了九年,终于把葫芦啄开了,原来是人类在里面。阿佤从葫芦里先出来,佤族是大哥……
佤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文艺丰富多彩。佤族常有的民间乐器有大鼓、大鼓、铜鼓、鋩锣、芦笙、竹琴、德乌、三弦、独弦琴等。
木鼓是佤族人民神圣的器物,现已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木鼓舞”粗犷豪放、节奏铿锵,表现了佤族质朴的民风。短笛是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当篥”用长18厘米,管径1.5厘米的白竹制作。不留笛竹节,不用笛塞,无簧。吹孔上大下小,管上设四个方形按孔。多为男子吹奏。篥西是佤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用不带节的竹管制作,长45厘米,直径1.90厘米。上端边缘 有 三角形吹口,无簧。管上有四个圆形按孔。当佤族男子遇到心爱的女子,先用当篥吹一曲山歌调引起注意,然后唱情歌表爱慕之情,若女子也有意,便用篥西回奏,随后进行对唱。
佤族人个个能歌善舞。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会跳的舞蹈。
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
大鼓舞佤语称“根本塔”,历史悠久。“贺新房”是指盖好房子后,庆贺时跳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并以此祝愿主人家平安幸福,五谷丰收,免除灾难。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都要低头梳整甩发晾干,也许“甩发舞”由此而来。“甩发舞”既可两人表演,又可集体进行,但人员必须是偶数。对对舞伴拉手围圈,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每唱完一段唱词后,双手拉紧,身子后仰,接着左右前后猛然地甩起长发狂舞,好似巨浪翻腾,柔中有刚,给人美的享受。
毯子舞属群众性的舞蹈。不分时节、场合,特别是男女青年,喜欢在明月下表演。
佤族的雕刻与绘画古朴久远。古老的“沧源崖画”,画幅巨大,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佤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迹。在崖画上能辨认的图像约有1063人,其中人物图像785人,动物图像187个,还有房屋、村寨等图像。人物均为裸体,男多女少,多数都有头饰尾饰,手中工具为石器,骨角器和竹木器。画面内容有剽牛、祭酒、狩猎、放牧、驯牛、出征、丧葬、舞蹈等,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的百态图。
佤族的村寨一般坐落在大山腰和半山巅,海拔1600米左右。村寨大小不一,一般百户上下,大寨有400多户,小寨有30多户。寨内有小路崎岖不平,纵横交错。昔日的佤族山寨,周围以木村竹篱,并种植刺藤,形成一道障壁。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蔑等)、草(茅草、稻草,芨草等)、木料(柱子、椽子、脊檩、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叉,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分为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个别打铁户在楼下设有风箱和打铁的一套工具。
寨内的房屋基本同形,所不同之处有普通房子、大房子、小房子之分。
佤族服饰绚丽多彩,女子服饰上身为无袖无领的黑色小短褂。下着自织的黑、红、蓝条纹的及膝筒裙,小腿和腰部套着用箭杆草、大茅草或野竹制成的若干篾圈,有的漆成黑色,耳坠大银环,颈挂硕大的银项圈和成串的珠子;男子着无领短衫,黑色宽裆长裤,头缠黑色包头,外出时常身背筒帕,腰佩长刀、铜炮枪和弩弓。佤族的服饰,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不完全相同。一般说来,佤族传统的服饰大多是用自织的土布缝制的,崇尚黑色。但是与汉族杂居和受汉族影响较深的腾冲、镇康、永德、昌宁、景东等地的佤族服饰,已和当地汉族的服饰无异。受傣族影响较深的佤族地区,服饰则与傣族差别不大了。
佤族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员包括夫妇子女,或者夫妇、父母和子女。过去也曾存在多妻的现象,多妻者为社会所允许,大小老婆有着同等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丈夫对他们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只是在生活待遇上,因丈夫的偏爱,有些小的区别而已。大小老婆若合得来可住在一起,合不来可分家另居,形成经济上半独立性的小家庭。佤族的每个小家庭就是一个经济和生产单位,是社会的组织细胞。
西盟佤族部分地区过去还存在转房习俗。佤族的的离婚率较低。如果婚后夫妻因感情破裂而离婚,会受到社会支持。若是一方丢弃另一方,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遣责。离婚后,如女方另嫁,前夫所出的聘礼都得由女方新夫赔偿。有的寨子离婚时还要举行简单的仪式,请双方父母和这寨中的窝郎、头人来饮酒,目的是向公众宣布离婚,请他们作见证人。事后婚姻关系就算解除了。
佤族人死后,实行独木棺土葬。过去佤族认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灵魂叫走了,他的灵魂永远离开了他的肉体。佤族对死亡者,视不同情况进行土葬。佤族把人死分为“好死”与“凶死”。凡属病故于家里寨人都算为“正常死亡”;凡属死亡于寨外的人都算为“非正常死亡”。
埋葬正常死亡者时,要举行一定的丧葬仪式和活动:非正常死亡者,不举行服丧活动,不做棺材,不葬在公墓。
佤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有些传统节日带有宗教活动的色彩。其中较大的节日有“新米节”、“崩南尼”、“过大年”、“取新火节”、“泼水节”等。
“新米节”是佤族传统的节日之一。佤族同胞在每年农历的七至八月,要分别过两次“新米节”。七月,早稻开始成熟,过第一次“新米节”。它又称“尝新米”,佤语叫“朋奥”或“波奥”,佤族叫“朋挺”或叫“奥瓦”。
“崩南尼”,是佤族辞旧岁迎新年的节日。佤族过去由于是按十二动物属相计算年月日,所以“南尼”日每年并不相同。
佤族称过春节为“过大年”,佤语叫“琶务”。佤族“过大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编辑:李宗蓉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