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
2024-12-29云南民族旅游网
核心提示:拉祜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拉祜族有47.86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1.03%(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此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金平、江城等县以及澜沧江以西的景洪和勐海等县也有少量拉祜族人民居住。
拉祜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拉祜族有47.86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1.03%(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此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金平、江城等县以及澜沧江以西的景洪和勐海等县也有少量拉祜族人民居住。
拉祜族渊源于古代号“东方大族”的氐羌后裔,古代拉祜族最早生活在甘肃青海地区。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宋代时拉祜族聚居在洱海南部的巍山、弥渡之间,宋末时拉祜族分两路迁至临沧和景东以南一带。明清时一部分迁到了今天的云南省澜沧江两岸以及元江沿岸。迁徙中,走得最远的,已越过边境,到达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的山区。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是与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并列的一种独立语言,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两大方言在语言、词汇上虽有差异,但两种方言可以互相通话。
拉祜族在历史上原本没有文字,曾以木刻记事,结绳记数。在二十世纪初,外国的传教士来到了拉祜族居住的地区,他们为了便于传教,曾用拉丁字母创制了一套拉祜文。这套拉祜文很不科学,因而也未能广泛传播。到解放前夕,懂得这种拉祜文的人很少。解放后,对原有的拉丁文字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以拉祜纳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的勐朗坝、东回一带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新拉祜文。现在,拉祜语和汉语,拉祜文和汉文,是澜沧县的通行语言和文字。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信仰、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多神拜物,对拉祜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影响最为广泛。清朝初年,大乘佛教传入澜沧江拉祜族居住区后,佛教逐渐取代了原始宗教的位置,成为与政治结合的宗教思想。1922年,美国基督教会教徒在糯福,即今天的澜沧县盖了第一座基督教堂,开始在我国的澜沧、双江等县拉祜族地区传播基督教。天主教大约是在1939年有法国人传入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居住的地区,但由于天主教的许多教规和拉祜族人原有的宗教意识相互冲突,所以天主教在拉祜族中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拉祜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文学,又叫口碑文学。主要是民间诗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等。这些作品主要记载了拉祜族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程,以及他们的先祖在改造自然、改造自身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意识。
拉祜族的乐曲旋律悠扬,调子丰富。景谷县的拉祜族人喜欢听唢呐,有《过山调》、《隔娘调》、《采花调》、《出门调》30多种。镇沅县的拉祜族曲调,按形式和乐器分为三弦曲、芦笙曲、唢呐曲,还有独唱曲和对唱曲等。拉祜族的乐器种类也很多,大都是竹制的,可分为吹奏乐器、弹拔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常见的吹奏乐器有葫芦笙、列嘎嘟、闭闲等,葫芦笙是拉祜族主要的传统传统吹奏乐器,大小及规格不同,发出的音乐高低也不同。口弦、小三弦、牛腿琴是拉祜族地区常见的弹拔乐器,打击乐器则主要有木鼓、波罗谷、快列玛或切、排等。
拉祜族能歌善舞,特别是逢年过节,歌舞是他们必备的节目。他们的舞蹈动作往往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芦笙舞、摆舞、跳歌等。芦笙舞是拉祜族人民欢度节日时跳的一种大型的集体舞,据统计有136个民间组合套路,主要分布在澜沧、西盟、孟连、勐海、双江、临沧、沧源等县的拉祜族聚居区。摆舞共81个套路,主要是澜沧和孟连两县拉祜族跳的一种舞蹈。从舞蹈内容看,既有反映生产、生活的,也有模拟动物动作的,还有不少是反映祭祀礼仪的,如《祈祷舞》、《扫地出门》、《拜年》、《讨福》等。
拉祜族村寨大都坐落在澜沧江两岸群山环抱的肥沃坝子中或靠近水源的地方。每个村寨小至3—5家,大至100—200户。住房富有湿热地带建筑特色。传统的住房有木桩竹楼和落地式茅屋两类。木桩竹楼按建筑规模的大小分为两种,一种是供个体家庭居住的小型竹楼,楼下关养牲畜及堆放柴火,楼上用木板或竹笆隔成两间,前间设火塘,火塘上方挂一“炕笆”,供烘烤粮食及防火之用,后间为卧室。另一种是供大家庭居住的大型竹楼,即“长屋”。澜沧县坎卡乃、南段一带的长屋最大面积达300平方米左右,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楼上正面设有走廊,但无窗子,从正中或两侧开门。室内按小家庭的多少隔成若干间,每间住一个小家庭。在正对住房的过道上设有火塘及大锅,供小家庭开伙之用。长屋旁建有粮仓,粮仓内亦分为若干格,每个小家庭使用一格。大型竹楼和小型竹楼的楼上均设有一晒台。
落地式茅屋也用木头做梁柱,竹蔑或木板做围墙,屋顶呈双斜面,覆以茅草。门开于正中,但不能对着丫口、山箐,否则不吉利。有的隔成两间,一间为内室,一间用于煮饭和招待客人。房屋面积较小的就不再隔开。
不少地区的拉祜族,因轮歇耕地离村子较远,即在耕地附近建盖临时住房“班考”(即窝棚),农忙时就住在班考里,农闲及节庆时才返回村寨。住班考的时间长的可达半年之久。班考虽为临时住房,但由此形成的双重住地居住制,在历史上曾经对拉祜族个体经济的发展和个体家庭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拉祜族修建房屋多在秋后、年前进行。“一家盖房,全寨相帮”,是拉祜族的传统美德。新房建成后,还要举行“贺新房”仪式,主客饮酒唱歌庆贺。
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极富民族特色。拉祜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头戴蓝、白两色的瓜形帽或裹黑色头巾,身穿对襟短衫,也有穿无领右襟大衫的,下着宽大长裤。外出喜挎背包、佩长刀。
妇女服饰因支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拉祜纳妇女的服饰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羌人的传统服饰特点:头裹一丈多长的黑色头巾,末端垂及腰间;身穿高领,高开衩的右襟长袍,长袍多为黑色,衣领周围及开衩口边镶有彩色几何纹布块,衣领及开襟处还嵌有雪亮的银泡。拉祜西妇女的服饰则带有南方民族的特点,头裹黑色或白色头巾,身穿无领对襟短衫,下着长统裙,上衣的前胸及袖口饰有彩色布条,裙子则多间以红、黑、白三色。妇女佩带的银饰有项圈、手镯、耳环等。
拉祜族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流传在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主要有摔跤、踢架、射弩、火枪射击、打陀螺、荡秋千、标杆、爬杆、武术、拳术、拔腰力、拔河、拉猪、双人三脚跑、仿牛斗角、搬手、丢包、丢石、穿针、甩标签、跳芦笙等,还有一些体育游戏项目,如老鹰捉鸡、老虎抱蛋、骑马传物、打马桩等,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民间娱乐活动相结合,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严禁与外族通婚,近代以来这一限制逐渐放宽。部分地区允许姑舅表及姨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恋爱自由。一般在16岁左右即可参加“串姑娘”活动。拉祜族又婚姻自由的传统和以离婚为耻辱的观念,由于喜新厌旧而提出离婚者,会遭到人们的指责。如果一方提出离婚,则必须付给对方一定数目的款项,男子提出离婚者,其所支付的款项要比女子提出离婚者多。离婚后双方可以再嫁娶。拉祜族还实行转房制度,即夫死后妻可以转房,但仅可以转房给夫之弟,不能转给夫之兄。寡妇再嫁不受歧视。
古代拉祜族盛行火葬,明、清以来大部分地区改为土葬。
拉祜族人死后首先要在家门口鸣放火药枪报丧,死者放入棺材后,家人必须捉一头二三十斤重的猪,把一根白线的一端拴在猪的脖子上,另一端放在死者的手掌上,然后用一盆清水把猪活活溺死。被溺死的猪的肉家人不能吃,只有亲属才能吃。墓地的选择是用鸡蛋卜地法,即当灵柩抬到坟山后,由女婿将米碗里的鸡蛋从自己的胸前向背后抛去,鸡蛋落地处,就是挖坑下葬处。全寨人都参加葬礼。葬礼完后,寨内参加葬礼的人均各自带一碗米,去死者家一起做饭吃。
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下葬当天,全村停止生产,各家不舂米,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对被杀、自杀、摔死、淹死及被野兽咬死等非正常死亡,一般在其死亡处就地火化或埋葬,不举行葬礼。
拉祜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最隆重。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十二天,一月三十天,一年十二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拉祜族禁忌很多,最有民族特色的禁忌是不得吃狗肉,吃狗肉者不得进家门,七天后要洗澡换衣才能进家门。拉祜族人常用鸡肉稀饭待客,但忌用白鸡肉,他们认为用白鸡肉熬稀饭待客,表示主人要与客人绝交。主人杀鸡招待客人时,客人不能自已拿鸡头吃,如主人拿给你吃,则必须接受,不能拒绝或转送给他人吃,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拉祜族在日常生活中还特别尊重老人,吃饭要先给老人盛,给老人敬烟酒要举过老人的头,禁止在老人面前随便走动,老人来了得给老人让座,请他坐在火塘靠近太阳的地方。
-
云南职业经理人协会20周年庆典暨2024年年会在昆明举办2024/12/29
-
【原创文章】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2024/12/26
-
【公告公示】“玉鉴云南”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函2024/12/24
-
【讲述云南】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在昆召开2024/12/23
-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遇見魯黑 ——憶慕容玥2024/12/19
-
云南承融民族茶道院院长吴承融 二十年茶山调研,创新火塘烤茶技术引领茶行业新发展2024/12/19
-
第六届全球会员日 爱在春城 快乐回家2024/12/15
-
在昆各族同胞载歌载舞共庆2025年度傈僳族“阔时节”2024/12/15
-
[云新发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2024/12/13
-
OPPO非凡记忆第二届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保山站活动:探寻非遗新韵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