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民族特色-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解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雪域高原与热带雨林共存,高山深谷和阔坝平湖相间,集结了全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动植物种类,见证着26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分属于古代氐羌族系、百越族系、百濮族系和苗瑶族系后裔的25个少数民族与地处西南边陲的汉族人民世代交好,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使得这片红土地上骄傲持久地绽放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之花,而云南所特有的15个民族更为这里“民族文化王国”地位的确立奠定了不容置疑的基础。

这是一块被漫长的地质运动反复雕琢过的大地。南北990公里跨径的域内,海拔急速从西北隅梅里雪山卡瓦博格峰巅的6740米降至南部河口县境的76米,地势也随之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逐层降低。方圆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育于滇西北的横断、乌蒙等巨大山系引领着逶迤境内的大小山峦,雄踞去省域94%的国土面积;蜿蜒奔流于山原的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六大水系,或以劈山夺路之势咆哮疾行,塑成深邃险峻的高山峡谷,或作丽人徐趋之状缓缓流淌,点化旖旎动人的河滨风光。

 

在这里,海拔的高差变化与纬度的南北分异相复合叠加,成就了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晴好的冬日,从山高谷深的滇西北藏区向地势低缓的南部傣家村寨行进,沿途将能深切体会寒、温、热带气候的差别所在,而这一温差渐变的态势,也已大致微缩了自海南岛到东北长春之间年均温差的情形。此外,奇妙的地壳运动也导演了小区域内趣味盎然的景观、气候垂直立体分布格局。从谷底到山巅,气候随海拔的增高而依次更迭,令得山顶白雪皑皑、山腰绿树葱茏、山下繁花点点、谷底水流潺潺,让人不禁感惑于自然造物的奇异多姿。

 独特的地貌与气候,在孕育了如诗如幻的“香格里拉”圣境、神秘莫测的怒江峡谷、雷霆万钧的虎跳峡、林深树密的野象谷……的同时,也为云南打造出了“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天然花园”、“物种基因库”等眩目的桂冠。更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世居民族的人们,世世代代在河谷耕耘、在山坡开田、在原野放牧、在丛林狩猎,在辛勤的劳作中书写民族的光荣,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交流对话中生息繁衍、创制文化。

 地处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交汇点的云南,不但是亚洲各民族文化系统网络最重要的节点,也是人类文化遗产最珍贵的共生宝库,各族文化的乡土性、边缘性、包容性,终催生出了今日洋洋大观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这里有过辉煌的青铜文化,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大小爨碑对汉字书法法度作了大胆突破,拾级而上的层层哈尼梯田更是将水田稻作移植到山坡的伟大创举;这里孕育出了蜚声海内外、成果骄人的南诏文化、贝叶文化、东巴文化;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学创作含珠蕴玉,神话及史诗弥补了汉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憾……哪怕是民族传统的服饰、歌舞、建筑等等,也都各具特色、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浓重而有力一笔亮彩。

 这样的山川地貌,这样的人文特质,注定了这片历经千年沧桑的土地总会以她卓然特出的自然环境、浓郁神秘的民俗风情而散发出弥久愈盛的诱人气息……

 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1、阿昌族

阿昌族是古代氐羌部落的一部分成员南迁后形成的一个跨境民族,中国境内的阿昌族人口约2.7万,其中85%以上的阿昌族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州。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阿昌族没有创制自己民族的文字,长期使用汉文和傣文。农业是阿昌族社会最主要的生计手段,是阿昌族社会经济的基础。户撒阿昌族尤其擅长打制刀具,出产著名的“户撒刀”。户撒阿昌刀,品种齐全,质地精良,坚韧锋利,史载其“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为当地傣族、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等民族人们所喜爱。此外,还远销内地及缅甸克钦邦一带。阿昌族人家的住宅,皆建造为三合或四合院样式。阿昌族男子服饰大同小异,一般穿土布对襟上衣,着大裤筒宽裤腰的黑色直裆裤。阿昌族的女子头饰最富标记色彩、蕴涵着最多社会文化意味,了解了其中的规律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解读阿昌族女子的社会身份和籍贯。由于文化交流的多元性,阿昌族宗教信仰呈多元化发展。一年里,阿昌族依次要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以及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宗教节日,“阿露窝罗节”则是阿昌族人自己的法定节日。

2、白族

白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而主要的聚居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历史上曾是一个发展很快、并有一定影响的少数民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并有不同的方言。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白族人也懂汉语。历史上曾出现白文,但没有流传下来。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为主体的白帽、白衣、白鞋子是白族人的主要的特征。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礼节。白族人民的敬茶方式非常考究,它不仅讲究茶叶的质量,更注重三道茶的技艺和敬客的礼仪。这就是白族三道茶。白族人民用敬“三道茶”的独有方式欢迎客人。据说,三道茶原为白族招待女婿的礼俗,白族认为女婿是上客、贵宾。后经漫长的发展成为一种待客习俗。

 最具白族特色的建筑,有“二坊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形式。“二坊一耳”的院子即两幢房子的转角处再建一个小耳房;“三坊一照壁”即院子里建三坊房子,加一个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四合五天井”的院子,是建四坊房子,围成一个院落,院子四角各建耳房,耳房与主房相交处形成四个小天井,外加院子中间的大天井,形成五个天井。门楼和照壁是白族民居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造型别致,装修精巧雅致,既有彩绘,还有玲珑剔透的雕刻花鸟动物,别具一格又明快活泼。

白族在一年中节日众多,具有较大影响并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有传统节日“三月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火把节也是白族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绕三灵,白语称为“观上览”,意为游逛山林,又称绕山林,祈雨会。它是大理地区白族祭祀本主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举行。

 大理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其开采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扎染在大理白族中有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在民间传承的手工艺制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们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

白族青年有充分的交往自由,他们自由相识、恋爱。对歌是必不可少的交往形式。

白族的宗教信仰体系庞大。信仰的既有外来宗教,也有本土宗教、原始宗教和巫术。

3、傣族

傣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源来自中国古代沿海一带的百越族群。傣族人口109.6万人(1998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大多傍水而居,云南省境内澜沧江、怒江、红河、金沙江四大江河流域皆有傣族居住。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

傣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也有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傣族由于族源和所处地区的特殊地位,大量吸收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傣文化。

傣族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季雨林气候类型。傣族地区有“植物王国”“天然动物园”的美称。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傣族地区的经济是一种以种植业为支柱的特色经济。

傣族住房分为干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三种住房的村寨环境几乎都是相同的。傣族干栏式住房都是单幢建立,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落有小径相通。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住人,下栖牲畜家禽,织布纺线,堆放粮食、柴禾。各家竹楼以竹篱围住。下层高约两公尺,四无遮栏。

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真正虔诚的信教者,主要是老人,小赕佛的参加者主要是老人和妇女。泼水节是傣族的主要节日。傣历元月(清明节后10日左右)是傣族人民举行泼水节的日子,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服饰方面,男子服饰已大多汉化。妇女服装既保持了傣族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汉族风格。傣族传统的短衫和筒裙仍为女性所青睐。她们所穿上衣袖管细长,仅容一支胳膊穿过。衫身紧窄,长仅及腰,刚好在筒裙的银腰带上,以浅色居多。天冷时,外套各种彩色的毛衣、西装。

4、 壮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云南壮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壮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人民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壮族歌谣的种类也很多,按内容分有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革命歌谣等。

“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是驰名海外的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产地在文山县。三七的种植在壮族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载培管理方面掌握有丰富的经验.是壮族人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壮族传统喜爱蓝黑颜色,长裙短衣,青色绣花帕包头,腰系精致围腰,上衣襟边、下摆、女裤脚边镶不同图案的花带,妇女有佩金带银的习俗。

壮族舞蹈有悠久的历史,舞蹈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爱情以及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

5、瑶族

瑶族在云南分布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思茅地区四个行政区划之内。

瑶族使用4种语言、即瑶语、布努语、拉珈语和汉语,文字方面,大致在元代之前,瑶族已使用方块瑶文。

瑶族服饰的最大特点是五色斑斓。衣料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棉布,上面装饰有花边、丝绒、绒线、银饰和料珠。瑶族男子上身穿对襟或斜襟衣,长排蜈蚣形银扣或布纽,下穿纽裆长裤,头戴马尾编织的平顶圆帽或缠头巾。

云南瑶族男女一般要20岁左右才能结婚。瑶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歌活动来进行。对歌一般出现在节日和婚娶等活动中,农闲季节青年男女串寨或走亲戚也要进行对歌活动。对歌时,除了用歌交流思想感情,也进行交谈,增进了解、加深感情。通过对歌,男女相恋,有意组成夫妻时,男子需向自己的父母说明,然后经过“问烟”(即求婚)、订婚、结婚三个程序,整个婚礼仪式才算完成。

6、哈尼族

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和玉溪市。

哈尼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

哈尼族基本上是农作经济,各地哈尼族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哀牢山、无量山地区以水稻为主,兼种旱稻,澜沧江流域以旱稻为主、兼种水稻,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经济较落后。

哈尼族所居之处皆有梯田。但最能代表其耕作水准的是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梯田。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的整个下半山,都是层层梯田,哈尼人民依着山势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使开挖的梯田每层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却错落有致,互相沟通,它们一层层、一条条,一磴磴、一块块,大者10来亩,小者如桌面,少则数十级,多则上千级,秋后稻收,清水入田的时节,在朝晖夕照下闪动着魔镜般的光彩,搅起了无数惊心动魄的亮块。这是哈尼族人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持久不懈,乃至千年的不停劳作,使群山改变了模样,打磨成了举世无双,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艺术品,它蕴涵着哈尼族的全部历史和希望。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一带自古盛产茶叶,树龄在1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就生长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经茶学界研究,这里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家乡。茶学界认为,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树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学习种茶育茶,并把这一技术发展到很高层次,创造出以“普洱茶”为代表的哈尼茶文化。

哈尼族人民热爱生活,妇女服饰绚丽多彩,斑斓夺目,衣料以黑色、蓝色为主,个个妇女都会刺绣挑花,衣襟、袖口、裤边都要用各色彩线绣上种种图案,飞针走线,技艺精湛,色调对比强烈,并用银链、银币、银泡作为胸饰和腰饰,头上戴的是用红、黄、蓝、白各色毛线扎就的花冠,缀以各种式样的银质头饰和彩珠,喜庆节日穿在身上,满身华丽,美不胜收,形成一道特有的民族风景线。男人的衣服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而且大多数已经汉化。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把乌为哈尼族独有乐器,极有名,金竹制成,状如笛子。吹嘴有簧片、音色宽广浑厚,意韵悠远缠绵。近年经音乐家改制,音域扩大,音色更为丰富,曾受邀赴欧洲诸国演奏,深受欢迎。

哈尼族“十月年”、“长街宴”、“矻扎扎节”是他们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7、水族

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水族的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越人。秦汉以前,在我国南方居住着一个很大的统称为“百越”的族群。云南水族,是由贵州迁徙而来,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市与云南省东部的富源县交界的古敢水族乡。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传说故事是水族口承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和当地景物、风光、民俗,可分为神话、民俗、风物、爱情、善恶、笑话等,传说内容大多是关于民族来源和自然现象的解释或对自然力的神话。水族服饰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饰。上衣为紧身窄长袖右开襟,襟沿镶绣有花边,与汉族的“姊妹装”颇相似,但袖长而窄。身短而紧是与汉族“姊妹装”的微小区别。裤的腰、臀部较紧、裤管较宽大,颇有点喇叭裤的韵味。男子服装,相对简单,中、青年上装为长袖及短开对襟衣,下装着直筒长裤,脚穿麻线做“草鞋”,头戴大包头,赶场上街喜挂自制挂包。

8、苗族

云南境内的苗族,大部分是在清朝前期由贵州辗转迁入的。云南的苗族主要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语言分属不同方言,有的支系间不能通话,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

苗族是以农业和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三七种植自1970年以来在文山苗族村寨有很大发展、已成为苗族农业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大体可分为花苗服饰、汉苗服饰、白苗服饰三种。

花苗妇女是上装一般为右开襟、布扣,也有少部分的上衣是前开襟无扣的。下装为蜡染百褶花裙,底料为自纺自织的麻布;裙腰白色,裙身为蜡染花样,裙际绣有花纹图案。裙子前后各系有一块围腰,腰束绣带,小腿缠绣花护腿。头戴盘状青头帕。花苗妇女的任何一种服饰,都习惯镶上色泽艳丽的刺绣花边。

汉苗妇女服饰,上衣为右开襟,布扣;下装为黑色长统裙。衣襟、衣袖、裙腰等部位的边际镶有淡雅的刺绣花边。

白苗妇女服饰,上衣为前开襟,无扣;后领缀一块方巾。下穿白色短褶,布料一般为自织的麻布。

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早在宋代芦笙舞就进入朝廷表演。舞蹈素以其秀美恬淡、朴实自然、清新隽逸的阴柔之美与古朴慓悍、洒脱外露、豪放勇健的阳刚之美融为一体而区别于其他民族。

9、佤族

佤族与布朗族、德昂族先民同属古代“濮人”的一支。佤族是个跨境民族,在中、缅、泰及老挝国内均有佤族居住。中国境内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及临沧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佤族社会历史上没有创制文字,长期使用木刻和实物记事。

佤族的阿佤山区气候湿热,雨量丰沛,林木葱郁,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佤族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保留有一定采集狩猎文化遗迹,手工业中的银饰制造较有特色。

佤族村寨一般座落在较为平缓的小山顶或半山腰上,住屋样式包括干栏式竹楼和四壁落地房两种。

稻谷和玉米是佤族的日常主粮,古老的食虫遗风尚有部分存留。佤族社会以茶叶为传统饮料,日常闲暇时多嚼食槟榔,佤族水酒、鸡肉烂饭是值得推荐的特色食品。

传统的佤族服饰均由妇女自己纺布缝制。各地的服饰细部有所不同,总体风格大致相同,均以黑色为主色调,配以红、黄、蓝、紫等亮色。佤族服饰总体展现出粗犷的风格,女子头饰因不同支系而异,具有标示支系归属的作用。妇女喜欢戴大耳环、宽手镯、细藤圈。

佤族没有自己纯粹的传统节日,其节庆活动多与农耕生产相联系,并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围绕着农业活动,佤族人分别在二月过播种节祈盼丰收,七八月间过新米节庆稻米收获,十一月过新水节感谢雨水之主和树神给人间送来雨水和造福人类的恩情。过圣诞节是佤族基督教徒的盛大节日。届时,同一寨子的非基督徒往往也会加入到节日欢乐的海洋中来,以示祝贺。

佤族地区较多绘画及雕刻像,虽相对粗糙,但却充溢着早期人类的审美理想。绘画见于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涂绘,图案有动物、人物活动和山水等,画法粗犷简明,风格与在佤族地区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相类似。雕刻物则以人像、牛头居多,放置于门头及寨桩上。

舞蹈是佤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其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构成了佤族文化的一大特点,其打歌、木鼓舞、甩发舞、舂碓舞是最富民族韵味的民间舞蹈艺术。

10、怒族

怒族是生息于怒江峡谷中的最古老居民,其最早居住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剑川县一带,后逐渐迁徙到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的澜沧江两岸,最后又进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跨境分布于中缅两国。

怒族是生息于怒江峡谷中的最古老居民,跨境分布于中缅两国。怒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长期处于无文字社会。

怒族世代居住的怒江峡谷属低纬地区,由于地表切割严重,山巅谷底的巨大高差形成了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也造就了那里极其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怒族人以耕牧结合的生产劳动为主要生计方式,不时地在身边巨大的自然资源库中从事一些采集狩猎活动以为生活资料之补充。

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两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样式有木楞房、千脚落地屋等,片石屋顶房是用地区特殊石材资源建盖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饮食相对简单,但也不乏自酿酒、“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风味独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云南怒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怒族过年没有统一的时间,各地会前后相差几天,但总在春意萌动的时节。年前的洒扫、置装、备年货,节日里的佳肴美餐、歌舞娱乐,一样地送别旧岁、展望新年,和汉族地区过春节并无二致。受到较多藏族文化影响的地区,过年时也会带进一些藏历春节的色彩。要说到怒族自己的特色民族节日,当数为纪念一位舍身为民的神女而来的“仙女节”,当地人也叫“鲜花节”。

11、普米族

普米族源于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羌是一个历史久远、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大族群。云南普米族人口有3.1万,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临沧地区的部分县.

普米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普米族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

普米族多居山区,同一氏族一村落的较多,村寨之间相距较近。民居多为木楞房,有的为单幢、有的为庭院式。不同地区屋内陈设亦有不同。

普米族有成人礼的习俗,男女长到13岁时要分别举行“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

在服饰方面,女子服饰上穿色彩鲜艳的立领右衽长袖毛质或布质短上衣,下穿长及脚背的白色或蓝色百褶裙,裙上有少许文饰,系腰带。男子服饰简洁大方,上身穿立领右衽银钮或布钮长袖短上衣,外罩右衽布钮长衫。

普米族过去主要以玉米为主食,现主食大米。无特别禁忌。喜腌制食用琵琶肉,酿制饮用米酒也是其食俗。

普米族和其他民族交往较多,节日受其他民族影响较大。和汉族及其他民族共度节日多。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转山会。普米族既过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又过火把节、尝新节及洗牛脚节等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

12、纳西族

在世界民族中,有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又倍受关注的民族—纳西族。它是中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西族分布在滇、藏、川三省交界地区,在云南主要居住在丽江地区和迪庆藏族自治州。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两大类。纳西族有祭司东巴用来书写经书的两种文字即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是流传于纳西族社会中的一种古老的象形图画文字,纳西语称之为“斯究鲁究”,意为“木石的痕迹”。绝大多数的东巴经都用这种文字写成。由于这种文字主要由纳西族社会中的东巴祭司掌握使用,所以一般称之为东巴文。

纳西族的居住习俗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差异,经历过“穴居”、“帐篷”“井干式木楞房”,后又形成汉、藏、白结合的民居。

纳西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女子服饰中的羊皮背饰是纳西族所特有的。羊皮背饰又称为“披星戴月”“七星羊披”,它是由绵羊皮制作而成。首先硝皮,使其柔软色白后裁剪成蛙身形状并与人背大小相当,“蛙头”朝下,在其正上方缝一块一米长,三十余厘米宽的黑丝绒,在披肩下接背带处,是两个缝上去的直径约3寸的圆形图案,下面几寸处再用五彩丝线绣上七个直径约1寸的圆形图案,称为“七星”,七星中心钉有两条细带。然后再用一对绣有蝴蝶纹饰的17厘米长、5厘米宽左右的白布做背带,就成为独具特色的羊皮背饰。

对羊皮背饰图案的形成,有不同的传说。其一认为:缀在羊皮上面的大圆图案,左圈代表太阳,右圈代表月亮,七个小圆则代表七颗星星,因而被称为“披星戴月”。寓纳西族妇女的辛勤。其二认为:纳西族东巴经及民间口头传说中都有纳西人在古时很崇拜青蛙,将其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把羊皮剪成蛙体形状,表现的是纳西族对图腾的信仰崇拜。同时,蛙有较强的生育能力,反映在服饰上是强调妇女的生育观。

纳西族传统节日总多众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传统节日中,比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节和火把节。

纳西族的婚礼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宁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还保存着母系氏族时代的走婚制度。

纳西族是一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除佛教、道教外,还有原始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但主要是传统的原始宗教东巴教。

13、蒙古族

云南蒙古族人口较少,共有13168人,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畔的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蒙古族的唯一聚居区。云南蒙古族从元初开始进入云南,元灭亡后,蒙军被击败,回乡水险路远,于是便落籍云南。

兴蒙乡的蒙古语只在兴蒙乡内部通用,和内蒙蒙语有很大差别,他们日常使用双语。脱离了游牧生活,蒙古包变为了和农耕生活相适应的固定住房,多为土木结构三间四耳照壁的形式。

传统服饰长袍逐渐改为了短装,男子的服饰基本汉化,传统服饰主要体现在女装上,云南蒙古族青年女子留长发,在脑后编成两条辫子后绕到额前交叉,用玫瑰色粗毛线缠绕固定并形成状如长条花的装饰。女性上装一套共3件,颜色不同,长短衣相间称为“三叠水”。男子在节庆时喜穿北方蒙古族式长袍,但结构是单层的,一般用天蓝色的布料或绸缎制作,穿时扎暖色腰带,缠各色包头,穿黑色长靴。

云南蒙古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因而汉族的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冬至等蒙古族也过。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包括鲁班节、忆祖节和那达慕大会。

14、满族

满族主要居住在北方及大中城市。云南省的满族聚居地在保山市的三个乡村。满族发祥于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东北地区。在广阔的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地区生活和繁衍,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云南满族的服饰为适应南方的气候,已没有了原在北方穿着的厚衣大袍。满族的传统服装旗袍却有很多人喜爱。北方式的传统服饰作为礼服和演出服穿着。

聚居在保山的满族以种植和养殖为饮食的主要来源。主食为包谷、大米,肉食以猪肉为主。饮食上无特别禁忌。和当地的其他民族一样,有食生肉的习俗。

云南满族村寨一般有20—40户人家,背靠山坡,后山前田。附近有水源、山林,阳光充足。民居多为骑厦式结构。骑厦式结构分三骑五出厦、四骑五出厦。正房高一丈七尺六寸,厢房低于正房。

云南满族节日庆典受汉族影响较大。上坟、扫墓、祭亡、吃素等做法和汉族相同。传统节日颁金节一度中断,现恢复欢度。

满族的婚恋习俗中,男女相爱后,要有男方请媒人求亲、定亲并送礼物,要用装扮漂亮的轿子把新娘抬进洞房,独特的坐帐仪式预示着相亲相爱,婚后是融洽的大家庭。

15、回族

回族,自称回回、回民、穆民,回族是由进入中国的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中国的多种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而形成的。云南共有回族521561人,他们分布在云南的广大区域内。

云南回族和其他民族杂居,民居建筑和杂居地民族相似。屋内陈设则有自己的特点。清真寺是回族聚居地方必有的宗教建筑,有鲜明的特点。

回族服饰受其他民族影响较大。但在聚居区以及节庆时,亦穿着本民族典型服饰,女顶盖头,男戴圆帽,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

回族饮食与其他民族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为忌食猪肉及其他的一些禁忌。其宰牲方法亦有诸多讲究。喜喝各种茶饮。

云南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回族有三大宗教节日。在开斋节时要举行隆重的会礼,许多外出及在附近的回族都要赶回家中过节。人们礼拜、念经、听经彻夜不眠。在古尔邦节上,举行会礼和宰牲献祭。在圣节上,主要是诵经、赞圣。

由于回族全民信教,其民族节日也多来自于伊斯兰教,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主要有三大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节。在节日里,人们诵经,祈祷,各项活动庄严而隆重。

回族的婚姻一般经过恋爱、订婚和婚礼。回族青年恋爱自由,或自己认识,或经人介绍。有父母做主,但本人同意是前提。婚礼在阿訇的主持之下进行。

16、藏族

藏族的自称、他称较多。居住区域分为四大片区。云南藏族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三省交界处。云南藏族是外来吐蕃人以及当地人与吐蕃融合而成。

藏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居住在不同地域里的藏族有不同的方言,有的不能互相交流。但文字却有共同的特点。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支,公元七世纪初,随着佛教传入吐蕃,藏族先民参照梵文字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即现藏文。

藏族的服饰鲜艳、华丽,喜戴各种饰品,由于藏族居住的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差异、服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共同点是色彩鲜艳、华贵美丽、引人注目.

云南藏区海拔较高,一般只能种植青稞、大麦、土豆。因而藏族以青稞、糌粑为主食。藏族最喜爱的食品还有酥油茶。

居住在高原和河谷地带的藏族的民居建筑有所不同,各有特色。高原地带多为土木结构或木结构楼房。河谷地带的多为纯藏式土墙平顶雕房。

葬民的丧葬习俗反映了藏民对死后归宿即对彼岸世界的认识及其生活的愿望,也反映了藏民对于死者的态度。藏族的丧葬较复杂,有土葬、水葬、天葬、火葬、塔葬等五种形式。

宗教是藏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曾信仰本民族的本教。藏传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了云南藏族普遍信仰的宗教。

藏族的传统节日多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主要有藏历年、格东节、传诏大法会等。

17、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

布朗族没有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

布朗族的服饰女性服饰复杂、鲜丽。随年龄颜色鲜素不一、饰品多少不同。男性服饰简单,色彩较单一,有文身的习惯。现在也有不少人穿汉装、傣装。

布朗族的民居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一种是茅草屋,一种是木瓦房。新建的木瓦房居多。室内布置以火塘为中心,周围分主次。

布朗族喜食竹筒饭以及各种副食、蔬菜、肉类。食垛生,食通过独有方法制成的各种南咪、酸茶。还食用山野里的各种虫类。

布朗族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还过汉族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除此之外还有本民族的冈永节、洗牛脚节及宗教节日。

18、独龙族

龙族是由甘青高原上古老的氐羌族群逐渐分化、衍生而来的一个分支民族,聚居于独龙江流域。独龙族仅约6千人,是由甘青高原上古老的氐羌族群逐渐分化、衍生而来的一个分支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独龙族历史上长期处于无文字社会,刻木结绳曾是独龙山乡惟一的记事及信息传递方式。

独龙族分布地区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的封闭状态,保留着较浓厚的原始社会末期特征。独龙人长期从事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采集和狩猎作为生活资料短缺时必要的补充途径。

独龙族建筑样式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制约,北部是木垒房,温暖的南部地区修起了“千脚落地屋”。独龙族主食玉米、荞麦,喜欢饮水酒、吃烤肉、喝茶、抽旱烟。董棕粉食物和酒焖鸡、酒焖蛋是其特色食品。独龙毯是独龙族最重要的传统民族服饰,历史上独龙族妇女有纹面的习俗。关于纹面的最初起因,恐是多方面的,如: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标志性成熟、避邪防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过去独龙江中上游各地独龙族妇女多有纹面者,如今,为数不多的一些老妇脸上依稀可见的刺青,讲述着她们曾经拥有的美丽故事。

独龙族长期信仰原始宗教,在三界宇宙结构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灵魂、鬼天的崇拜。独龙族于每年腊月择吉日过“卡雀哇”年,这是他们惟一的节日。独龙族以其浓厚的原始思维色彩而构筑起的一个瑰丽的神话王国,有学者将其称为“活形态神话”。

19、景颇族

景颇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据史籍记载,景颇族与我国古代西北甘、青高原的氐、羌部落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景颇族是又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人口据1998年《云南省统计年鉴》为12.42万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此外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临沧地区以及思茅地区等地也有少数散居的景颇族。

景颇人—般居住在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上。除了在重要的商道旁或军事要冲地点有—些大的村寨之外,每个村寨一般有20户左右人家。村寨周围的森林植被作为水源林和祭祀神林都保护得很好。

景颇族男子一般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小伙子特别喜欢穿白衬衫,裤短而宽大。老年人喜戴黑布包头,青年小伙子喜戴白布包头,包头布两端以图案花边和彩色小绒球装饰。妇女上穿黑色圆领对襟衣,下穿自织的筒裙。景颇族妇女的筒裙,图案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取材广泛,往往获得老年人和小伙子的赞赏。妇女的上衣教短窄,多用银币制作纽扣,喜欢佩带银手镯、银耳环和银项链之类的饰物,姑娘的衣服上还缀有银泡。妇女的头、脚、手腕和足踝上常戴着漆有黑色、红色,闪闪发光的藤圈,有的还扎着用海贝串成的腰带。外出串亲戚时缠裹脚布,未婚妇女一般蓄童式短发,婚后即包包头。

景颇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舞蹈为代表的表演艺术是景颇民族的艺术宝库。大型祭祀舞蹈——目脑纵歌是景颇舞蹈最典型生动的代表。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先民由古代百越中“路越”一支分离发展而来,一直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以北的地带,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之一。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布依族总人口达到260余万人,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云南省37200人。云南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地——曲靖市罗平县,境内河流众多,均属珠江上游南盘江水系。南盘江是境内最大河流

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广西壮族语言极为相似,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

以稻作为核心的农耕经济是布依族人民从远古沿袭至今的传统生产方式,亦是布依族生计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布依族居住的环境多在依山傍水、向阳的河谷槽坝,常常有河流穿寨而过,八大河、多依都是典型的布依村寨。

布依蜡染驰名世界。布依蜡染工艺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是妇女们精湛技艺的集中体现。其制作方法是先用钢蜡刀沾蜡液在白布上绘成涡状纹、波浪纹、菱形等对称几何图案,再以蓝靛溶液配合草药印染,去蜡即成。

布依族男子的服饰分大襟短衣和长衫两种,短衣为胸前排扣,长衫为右侧开扣,裤为无腰直筒大裤脚,妇女服饰,普遍穿花边大领衣和百褶群,包头巾,佩带各种银制首饰。

布依族民间舞蹈也很有特色,主要有“织布舞”、“伴嫁舞”、“狮子舞”、“龙舞”、“铜鼓舞”等等。舞蹈形式多样,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

旅游业已成为布依族人民新兴的一大产业在培育,布依风情,山水风光,工艺品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产和旅游产品在开发,旅游将成为21世纪布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1、德昂族

德昂族与佤族、布朗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是滇西南及中缅交界地区最古老的居民。分布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其与缅甸交界的地区;中国境内的德昂族人口约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市,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及思茅地区。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中国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使用汉文,部分人懂得傣文。

由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德昂族居住地区无论是低山、缓坡或平坝,皆土壤肥沃,宜耕,宜牧。长期以来,德昂族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德昂族以擅长种茶、制茶而闻名,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古老的茶农”的美称。

适应气候、地理特征,德昂族以干栏式竹楼为传统民居建筑,喜食酸、辣、苦(凉)口味的食物,其腌制的酸食方法独特、味道可口。烟和茶是德昂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并由之生发出一系列饶有趣味的烟俗、茶礼。

德昂族妇女服饰最富民族特色,不但从衣裙花色可辨别其所属支系,而且那套在腰间的各色腰箍更有动人的传说故事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22、傈僳族

傈僳族源于氐羌族群,主要分布于川、滇两省,而怒江大峡谷则是今日中国境内傈僳族最大、最重要的聚居地。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另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也有傈僳族的居住。

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创制了新、老傈僳文,但以后者为族际通用文字。

傈僳族先民发明修建的“千脚落地屋”,是干栏式建筑移植至山坡的成功典范。傈僳族接受了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的干栏式住屋造型,虽也有架空底层以避山区早晚温差造成之湿润地气的用意,但更出于适应山坡地形的原因。

傈僳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服色可辨别所属支系,“额勒”是傈僳族已婚妇女必不可少的头饰,“额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精美头饰,妇女们戴上“额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之感。这是傈僳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心爱之物。

值得特别提出的还有傈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会道德风尚,在这里,曾为道家老子所极力推崇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社会情形,却是早已深深融入傈僳人血脉的一种行为准则。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传统的“刀杆节”。“刀杆节”主要流传于云南省腾冲县古永、固东等地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一带,“刀杆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23、拉祜族

拉祜族是由古代活跃在甘、青地区的氐羌族群分化演变而来的一个民族。中国境内的42万拉祜族人遍布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两岸和元江下游沿岸林海深处的山岳地带,即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玉溪市、红河五个地州境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

拉祜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族本无自己民族的书写文字。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进入拉祜族地区后,为适应传教活动的需要,用罗马字拼音法创制了一套拉祜族文。

拉祜族分布范围较广,所处的自然环境各有差异,但大多数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大山之中。这一区域大致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日照强烈,林深树密,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拉祜族村寨多建于山区、半山区,据民族古老的传说,这是拉祜族、佤族、傣族比射箭后确定的格局:拉祜族在比赛中大获全胜而选择了易于烧荒、便于防御的山头。拉祜族住房样式较简单,有落地式茅屋和干栏式竹楼两种。

拉祜纳服饰,男子服饰各地相对一致,上身着无领对襟短衣,下身穿肥腿裤,逢年过节还要打上包头。女子服饰则在不同的样式风格中展示着斑斓而有趣的服饰文化内涵。拉祜纳支系妇女穿右开襟、齐腰处开岔、长及膝下的长袍。在长袍岔口及衣边、袖口、托肩上镶绣有较规则的菱形图案,沿衣领和托肩嵌有银泡和银珠,袖臂上有三道明显的红色条纹,据说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史上有三次大的战争。衣襟边有犬齿交错的花纹,它表示狗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故以此种花纹作为纪念。袍下多穿长裤。拉祜西支系妇女的传统服饰则为:上穿黑色无领长袖对襟及腰短衫,下着花布及红黑布相拼接而成的筒裙,裹白头巾或花头巾。短衫上臂位置有三道用玫瑰红色细毛线滚绣线,胸前则缝缀有装饰用的小银泡。下身以黑色为主色调的筒裙距裙边15厘米左右处也同样用玫瑰色线细细滚绣,线道多少不限定,以美观为原则,一般妇女都缝17道。因为缝这些线道颇费工时,所以拉祜妇女都以能自己手工绣缝为骄傲,而那种直接用工艺花边缝上的筒裙则被认为是次品,也表明裙子的主人懒惰或手工笨拙。

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前后的扩塔节,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芦节”,拉祜族人还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过驱虫护粮的“火把节”、农历八月间谷物成熟时过“尝新节”。

24、基诺族

基诺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系古代氐羌族群南下形成的一个分支民族。由于人口较少,因而族内没有支系分化。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北郊的基诺乡及勐旺乡补远村。

基诺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包括分为基诺、补远两大方言。基诺族长期处于无文字社会,刻木记事以及使用约定俗成的实物符号,是行之有效的通讯手段。

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年均温在19℃左右;降水丰沛,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每年从6月起就开始进入长达9个月的雾期。清晨,从山谷底部蒸腾而上的茫茫白雾弥漫在基诺山上空,云蒸霞蔚,有如仙境,是基诺山乡的一大特色景观。基诺山是享誉中外的盛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茶叶历来是这里的重要经济作物。基诺族村民很早就建立了规模甚大的茶叶种植园。

基诺族居住的草房,是古代干栏式住屋的一种简易形式,均为一楼一底的竹楼,楼下堆放农具什物和饲养家禽、家畜,楼上住人。住房分两种,一种是供一个父系小家庭居住的竹楼;另一种是供一个父系家庭公社全体成员集体居住的“大房子”,也叫“长屋”。“大房子”是基诺族父系大家庭的象征,一个姓氏的数代人居住在一个屋檐下。

基诺族传统男子服饰,上衣为无领对襟白花格小褂,背上有6寸见方的彩绣图案,有的像太阳,有的似兽形,称为“太阳纹”或“孔明印”;下穿宽大的长裤或短裤;头上打包头,腿上打布绑腿。妇女头戴三角花格布帽,颇似头巾,很有特色;胸前围三角形绣花布,外穿对襟蓝、红、黄三色条纹布小褂,因上衣较短,故常露出腰腹部;下装是红布镶边的黑色合围短裙,腿上打蓝色花绑腿。

基诺族的年节,即“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一般在农历腊月底,基诺族还有一系列围绕农耕生产的节日:每年春天播种前,要祭大龙,人们停止劳作3天,杀牛祭祀祖先,祈求农业丰收;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谷物成熟时,过新米节。

25、彝族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彝族65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云南彝族在省内分布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百分之八十五的县都有彝族人口,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聚居区,此外还有十四个自治县。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彝族多聚居于山区,村寨多建在密林环绕的地方。寨中户数多少不一。住房多为瓦房和土掌房,有的地方住木楞房。彝族土掌房一般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简单,以木立柱,墙壁以泥土或石、土坯垒砌。

居住在云南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差别较大、各具特色。但一般都色彩鲜艳,多绣饰并配众多首饰。

彝族认为神灵主宰万物。对于所崇拜的动植物不能猎取和食用。家有大事都要请神职人员来进行相应的活动,以保佑人畜平安。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唱歌跳舞是他们交往的主要方式,青年男女相识恋爱也离不开它。彝族青年男女通过唱歌跳舞相识、相恋男女相识并产生爱慕之情后,男方会把女方叫到一个僻静处向女方表达爱慕之情,而女方会拉起男方的手咬一口,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咬得轻,表明姑娘在拒绝,如果咬得重,表明姑娘愿接受小伙子的爱。婚礼中唢呐、歌声不断,而新娘则在房中用从自家带来的饭菜。

彝族喜跳各种舞蹈来增加节日、休闲时的欢快的气氛。不同地区的彝族偏爱舞蹈不同,但大多都是集体舞,是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流行于弥勒西山的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跳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很多人所知、所喜爱。

彝族节日众多,除过汉族的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外,还有传统的祭祀、农事和娱乐商贸节日。较有代表性的有火把节、咪卡哈和祭密枝。不同地区彝族的火把节节期活动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持续几天。主要围绕着“迎火把”、“送火把”、“祭火把”、“撒火把”进行,其间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交往活动,是彝族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编辑:administrator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